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思考探索
不知不覺年已過半,“軟著陸”態勢基本確立的中國經美國克拉克堆高機濟開始尋找新的增長動力。近日商務部表示,7月份出現外貿增速特別是出口增速的急劇回落,受歐債危機持續的升級、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預計下半年中國外貿形勢將更嚴峻。盡管地方版產業規劃投資額現已達7萬億元,然而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卻依舊令人堪憂。行業協會專家表示,尋找新增長模式的“經濟轉型”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不可能指望一夜之間從投資驅動就轉變為消費驅動。對於工程機械行業而言,是時候來探討一下如何“破局”了。
回顧本周熱點,企業發展方面,落子印度,全球布局策略呈現新變化,柳工北部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落戶;行業動態方面,地方版產業規劃出台 50天公布7萬億投資計劃,2012中國國際礦業展覽會成功開幕堆高機;工程建設方面, 新疆加快鐵路建設,2012年投資將達129。4億; 產品動態方面,亞洲最高100米登高平台消防車在徐工問世;海外資訊方面,上半年工程機械進出口貿易額增長5。01%;服務後市場方面,徐工研發成功國內最大1600噸起重機伸縮油缸,工程機械史上最大拍賣會將舉行。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第堆高機一次提出“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和熱烈響應。2012中國農業機械化論壇將以“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探索與創新”為主題,有利於通過學術交流加深對中央精神的理解和努力推進深入貫徹實施。因此,我們也對模式探索研究問題進行了幾點思考。
中央一號文件從國家戰略高度,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指出“穩定發展農業生產,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對推動全局工作、贏得戰略主動至關重要”。而要確保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和農產品長期有效供給,根本出路在科技。因為,“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是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是加快現代化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文件精辟地闡釋了必須堅決貫徹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並有五處提及有關模式探索與創新的內容,可見模式探索與創新是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堆高機內容,是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重要科技支撐,對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尤其在我國農業機械化已進入中級階段中期以後,從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向農業全面機械化邁進的發展新時期,文件提出“探索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給農機化工作者指明了努力前進的方向。
- Dec 17 Mon 2012 09:03
農業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思考探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