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裡山高山茶產區嘉義縣:白雲深處有好茶

阿裡山高山烏龍茶是以人工采摘方式。每當采茶專營阿里山高山茶的季節到了,原本寧靜的高山茶區變得人來人往。采茶工頭開著卡車載著數十位采茶工,在蜿蜒的山區小道,快速的前往每個茶園彷佛在與時間競賽,車上每個茶工把握時間多采些茶以貼補家用。到了茶園後在井然有序的茶樹間一字排開開始快速的采茶,每個采茶工人彷佛練就一身好武功,在極為陡峭的山壁上也能如履平地來回穿梭阿里山高山茶著,尤其手上功夫更是了得,雙手將剛冒出的新芽捻下送進茶簍裡快速得彷佛拂手一過茶樹上的每一個嫩芽就落到了茶簍裡,捻斷的嫩芽還會發出清脆的啵一聲,在每一雙巧手的運作下而密集的發出聲響,彷佛茶樹之間在輕輕細語的交談著。

  采高山烏龍茶要求用大拇指與食指挾住葉間幼梗部位摘取,摘取的部位包含一心二葉,過多或過少都將影響茶葉質量。一般的專業采茶工一小時可采四至五公斤,而頂尖高手更可達七至八公斤,一大片茶園的新芽一下就被一群采茶工如同蝗蟲過境一掃而空,馬上又繼續他們的另一個山頭。辛苦的一天下來就為家裡攢下二至三千塊的收入。

全世界最優秀的茶園多集中在北回歸線附近約50公裡內的山區,主要是因為這些地方終年雲霧籠罩,晝夜溫差大,適合茶樹培育及生長。海拔約在1000至1500米之間的嘉義縣大阿裡山茶區,正是這樣一片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區域。全縣高山茶產區面積超過2000公頃,主要分布於梅山鄉、番路鄉、竹崎鄉等地。

  位於竹崎鄉中和村的石棹,海拔1500米,因出產“阿裡山珠露”而聞名。常年在此種茶的劉寧源一邊泡茶,一邊為講述阿裡山的茶經:阿裡山高山茶一年可產四季。為了保證茶葉品質,當地茶農多是采用自然農法種植,且普遍采用人工采收,采擷茶樹頂端葉開七分的對口葉或一心阿里山茶二葉的部分,梗芯則留一粒米長,來控制茶葉阿里山烏龍茶的品質。“嘉義阿裡山高山茶的甘美芳香,就是從這裡開始保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talking 的頭像
    intalking

    美食餐飲

    intal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