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年來,催眠總是被披上神秘的面紗,長時期催眠被過度渲染,其實它是一種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那麼,催眠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它憑借什麼控制人的狀態,它真的像不少人所理解的那樣“神乎其神”嗎?

  催眠,實質上為放松+心理暗示:

  催眠其實只是讓被催眠者坐在催眠治療一個便於放松之處,通過對其視覺、聽覺或觸覺的持續而單調的刺激,使其精力高度集中,引入意識的極度狹窄狀態。這種狀態介於睡眠與清醒之間,大腦皮層處於不完全抑制狀態。認知批判能力降低,抵御機制減弱,表現得六神無主、但是潛意識還是可以分辨是非,繼續起到自我保護,只在安全的前提下順從催眠師的引導。患者的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心理活動可隨心理醫生的暗示或指令轉換。此時,心理醫生可對患者運用心理分析、解釋、疏導或采取模擬、想像、年齡倒退等方法進行心理治療

  有些人常說,“我知道這樣做很不對,但就是無法控制自己!”這個“無法控制的自己”就是潛意識。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只有與潛意識建立良好的統一和溝通關系,他的身心才能平衡,獲得有益發展。而催眠,就是找到那個“潛意識自我”的最好途徑。

  目前催眠在醫學上運用證照很廣,包括失眠、抑郁、焦慮及相關症狀的改善;某些心身症的治療,十二指腸或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治療;某些不良習慣的改變如癮、吸煙;疼痛的控制,如生產、外科手術麻醉及牙科治療過程的止痛等。

  適應症狀

  催眠治療的適應症主要是神經症及某些心身疾在職進修病,對於有嚴重機能性色彩的器質性疾病患者,催眠治療可作為藥物治療的一種輔助方法。

  (1)神經症。這是催眠療法最為適應的病症,包括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症、抑郁性神經症、癔症、強迫性神經症、恐怖性神經症等。

  (2)心身疾病。催眠治療不但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還能使機體病損康復。

  (3)性功能障礙。包括男子和女子的性功能障礙。如陽痿、早泄、射精困難、女子性樂缺乏、陰道痙攣等。

  (4)兒童行為障礙。包括咬指甲、拔頭發、遺尿、口吃等兒童不良行為,兒童退縮行為,兒童多動症,兒童品德問題。

  (5)神經系統某些疾患,包括面神經麻痹、偏頭痛、神經痛、失眠等。

  (6)其它適應症。如戒酒、戒煙、術後鎮痛、無痛分娩、減輕癌和關節炎疼痛,改善機體抵抗力,破壞或消除由於病毒引起的濕疣和其它疾病。

  催眠療法還可令人學習及做研究時更專注更有耐力精力,越來越多人有興趣發展這種用途;有些催眠的技法能令學生放松,從而比較輕易完成功課,沒有那麼疲累;有些催眠技法則能幫助解決因自我形像低落、無心向學、溫習方法差勁所造成的問題。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催眠具有療效快、療程短的優點,但是催眠治療是一項嚴肅的工作,與巫醫與巫術有嚴格的區分,切不可視為兒戲,任意濫用。一般只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在出於研究和治療的需要時,並在求治者自願配合的況下,方可使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催眠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ntalking 的頭像
    intalking

    美食餐飲

    intal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